CentOS 6下配置簡單vsftpd伺服器

安裝vsftpd:

[root@hostname ~]# yum install vsftpd

vsftpd的配置檔案:/etc/vsftpd/vsftpd.conf
編輯配置檔案:

[root@hostname ~]#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做以下改動:

anonymous_enable=NO禁止匿名使用者anonymous登入
chroot_local_user=YES將登陸使用者活動範圍限制在自己的目錄中。(記得去除該條語句前的註釋符號“#”)

vsftpd配置檔案詳解參考此篇文章。

vsftpd配置檔案詳解


儲存並退出,自此ftp伺服器搭建完成。
下面建立一個ftp賬戶sxy,所屬組為ftp組,指定他的家目錄為根目錄下的sxy資料夾,不讓其登陸shell。

[root@hostname ~]# useradd -d /sxy -g ftp -s /sbin/nologin sxy

為其配置密碼

[root@hostname ~]# passwd sxy

在保證防火牆與SELinux均關閉的情況下重啟vsftpd伺服器。

[root@hostname ~]# service vsftpd restart

最後,使用ftp客戶端測試登陸ftp伺服器並上傳檔案。
推薦使用FileZilla來測試,這是一款開源免費的FTP客戶端。相較於使用windows資源管理器測試的好處是FileZilla可以更詳細的顯示錯誤資訊,便於排錯。
 

vsftpd配置檔案詳解

# Allow anonymous FTP? (Beware – allowed by default if you comment this out).
#anonymous_enable=YES
anonymous_enable=NO
設定不允許匿名訪問
#
# Uncomment this to allow local users to log in.
local_enable=YES
設定本地使用者可以訪問。注意:主要是為虛擬宿主使用者,如果該專案設定為NO那麼所有虛擬使用者將無法訪問。
#
# Uncomment this to enable any form of FTP write command.
write_enable=YES
設定可以進行寫操作。
#
# Default umask for local users is 077. You may wish to change this to 022,
# if your users expect that (022 is used by most other ftpd’s)
local_umask=022
設定上傳後檔案的許可權掩碼。
#
# Uncomment this to allow the anonymous FTP user to upload files. This only
# has an effect if the above global write enable is activated. Also, you will
# obviously need to create a directory writable by the FTP user.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upload_enable=NO
禁止匿名使用者上傳。
#
# Uncomment this if you want the anonymous FTP user to be able to create
# new directori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NO
禁止匿名使用者建立目錄。
#
# Activate directory messages – messages given to remote users when they
# go into a certain directory.
dirmessage_enable=YES
設定開啟目錄標語功能。
#
# Activate logging of uploads/downloads.
xferlog_enable=YES
設定開啟日誌記錄功能。
#
# Make sure PORT transfer connections originate from port 20 (ftp-data).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設定埠20進行資料連線。
#
# If you want, you can arrange for uploaded anonymous files to be owned by
# a different user. Note! Using “root” for uploaded files is not
# recommended!
#chown_uploads=YES
chown_uploads=NO
設定禁止上傳檔案更改宿主。
#chown_username=whoever
#
# You may override where the log file goes if you like. The default is shown
# below.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
設定Vsftpd的服務日誌儲存路徑。注意,該檔案預設不存在。必須要手動touch出來,並且由於這裡更改了Vsftpd的服務宿主使用者為手動建立的Vsftpd。必須注意給與該使用者對日誌的寫入許可權,否則服務將啟動失敗。
#
# If you want, you can have your log file in standard ftpd xferlog format
xferlog_std_format=YES
設定日誌使用標準的記錄格式。
#
# You may change the default value for timing out an idle session.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設定空閒連線超時時間,這裡使用預設。將具體數值留給每個具體使用者具體指定,當然如果不指定的話,還是使用這裡的預設值600,單位秒。
#
# You may change the default value for timing out a data connection.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
設定單次最大連續傳輸時間,這裡使用預設。將具體數值留給每個具體使用者具體指定,當然如果不指定的話,還是使用這裡的預設值120,單位秒。
#
#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define on your system a unique user which the
# ftp server can use as a totally isolated and unprivileged user.
#nopriv_user=ftpsecure
nopriv_user=vsftpd
設定支撐Vsftpd服務的宿主使用者為手動建立的Vsftpd使用者。注意,一旦做出更改宿主使用者後,必須注意一起與該服務相關的讀寫檔案的讀寫賦權問題。比如日誌檔案就必須給與該使用者寫入許可權等。
#
# Enable this and the server will recognise asynchronous ABOR requests. Not
# recommended for security (the code is non-trivial). Not enabling it,
# however, may confuse older FTP clients.
async_abor_enable=YES
設定支援非同步傳輸功能。
#
# By default the server will pretend to allow ASCII mode but in fact ignore
# the request. Turn on the below options to have the server actually do ASCII
# mangling on files when in ASCII mode.
# Beware that on some FTP servers, ASCII support allows a denial of service
# attack (DoS) via the command “SIZE /big/file” in ASCII mode. vsftpd
# predicted this attack and has always been safe, reporting the size of the
# raw file.
# ASCII mangling is a horrible feature of the protocol.
ascii_upload_enable=YES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設定支援ASCII模式的上傳和下載功能。
#
# You may fully customise the login banner string:
ftpd_banner=This Vsftp server supports virtual users ^_^
設定Vsftpd的登陸標語。
#
# You may specify a file of disallowed anonymous e-mail addresses. Apparently
# useful for combatting certain DoS attacks.
#deny_email_enable=YES
# (default follows)
#banned_email_file=/etc/vsftpd/banned_emails
#
# You may specify an explicit list of local users to chroot() to their home
# directory. If chroot_local_user is YES, then this list becomes a list of
# users to NOT chroot().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enable=NO
禁止使用者登出自己的FTP主目錄。
# (default follow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
# You may activate the “-R” option to the builtin ls. This is disabled by
# default to avoid remote users being able to cause excessive I/O on large
# sites. However, some broken FTP clients such as “ncftp” and “mirror” assume
# the presence of the “-R” option, so there is a strong case for enabling it.
#ls_recurse_enable=YES
ls_recurse_enable=NO
禁止使用者登陸FTP後使用”ls -R”的命令。該命令會對伺服器效能造成巨大開銷。如果該項被允許,那麼擋多使用者同時使用該命令時將會對該伺服器造成威脅。
# When “listen” directive is enabled, vsftpd runs in standalone mode and
# listens on IPv4 sockets. This directive cannot be used in conjunction
# with the listen_ipv6 directive.
listen=YES
設定該Vsftpd服務工作在StandAlone模式下。順便展開說明一下,所謂StandAlone模式就是該服務擁有自己的守護程序支援,在ps -A命令下我們將可用看到vsftpd的守護程序名。如果不想工作在StandAlone模式下,則可以選擇SuperDaemon模式,在該模式下 vsftpd將沒有自己的守護程序,而是由超級守護程序Xinetd全權代理,與此同時,Vsftp服務的許多功能將得不到實現。
#
# This directive enables listening on IPv6 sockets. To listen on IPv4 and IPv6
# sockets, you must run two copies of vsftpd whith two configuration files.
# Make sure, that one of the listen options is commented !!
#listen_ipv6=YESpam_service_name=vsftpd
設定PAM服務下Vsftpd的驗證配置檔名。因此,PAM驗證將參考/etc/pam.d/下的vsftpd檔案配置。
userlist_enable=YES
設定userlist_file中的使用者將不得使用FTP。
tcp_wrappers=YES
設定支援TCP Wrappers。#KC: The following entries are added for supporting virtual ftp users.
以下這些是關於Vsftpd虛擬使用者支援的重要配置專案。預設Vsftpd.conf中不包含這些設定專案,需要自己手動新增配置。guest_enable=YES
設定啟用虛擬使用者功能。
guest_username=overlord
指定虛擬使用者的宿主使用者。
virtual_use_local_privs=YES
設定虛擬使用者的許可權符合他們的宿主使用者。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conf
設定虛擬使用者個人Vsftp的配置檔案存放路徑。也就是說,這個被指定的目錄裡,將存放每個Vsftp虛擬使用者個性的配置檔案,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這些配置檔名必須和虛擬使用者名稱相同。
本文轉載自http://blog.csdn.net/fafa211/article/details/8095081,在此向原作者致敬。

httpd伺服器配置

啟動httpd伺服器:service httpd start/restart重啟/stop關閉/
驗證httpd伺服器:
首先關閉防火牆:service iptables stop
然後訪問伺服器ip地址即可看到apache的預設頁面
建立httpd配置檔案:
cd /etc/httpd/conf.d/
新建一個配置檔案:
vim a.conf(檔案字尾必須是conf)
listen 89監聽埠
listen 90
<VirtualHost *:89>指定以任意地址加89埠訪問
DocumentRoot /www/89/設定網站根目錄
</VirtualHost>
<VirtualHost *:90>
DocumentRoot /www/90/
</VirtualHost>
改動httpd配置檔案之後必須重啟服務:
service httpd restart
以上配置檔案是建立了兩個透過埠號來區分的虛擬主機,現在要為兩個虛擬主機新增首頁檔案並建立目錄。
mkdir /www/
mkdir /www/89
mkdir /www/90
在/www/89和/www/90中分別新增一個首頁檔案index.html內容自定義。
最後透過客戶機瀏覽器可以訪問到網站既是配置成功。

/etc/passwd檔案與/etc/group檔案

/etc/passwd檔案
/etc/passwd檔案為使用者配置檔案
以root使用者為例:
root:x:0:0:root:/root:/bin/bash
第一個欄位:使用者名稱
第二個欄位:密碼佔位符
第三個欄位:uid(使用者id)
第四個欄位:gid(組id)
第五個欄位:使用者全面
第六個欄位:使用者家目錄
第七個欄位:使用者的登入shell常用:/bin/bash;/sbin/nologin(不允許登入伺服器)
/etc/group檔案
/etc/group檔案為組配置檔案
以root使用者為例:
root:x:0:
第一個欄位:組名
第二個欄位:組密碼
第三個欄位:gid(組id)
第四個欄位:組內成員(使用者名稱)多個使用者名稱間以“,”分割

軟連線與硬連結

硬連線

硬連線指透過索引節點來進行連線。在Linux的檔案系統中,儲存在磁碟分割槽中的檔案不管是什麼型別都給它分配一個編號,稱為索引節點號(Inode Index)。在Linux中,多個檔名指向同一索引節點是存在的。一般這種連線就是硬連線。硬連線的作用是允許一個檔案擁有多個有效路徑名,這樣使用者就可以建立硬連線到重要檔案,以防止“誤刪”的功能。其原因如上所述,因為對應該目錄的索引節點有一個以上的連線。只刪除一個連線並不影響索引節點本身和其它的連線,只有當最後一個連線被刪除後,檔案的資料塊及目錄的連線才會被釋放。也就是說,檔案真正刪除的條件是與之相關的所有硬連線檔案均被刪除。

軟連線

另外一種連線稱之為符號連線(Symbolic Link),也叫軟連線。軟連結檔案有類似於Windows的快捷方式。它實際上是一個特殊的檔案。在符號連線中,檔案實際上是一個文字檔案,其中包含的有另一檔案的位置資訊。

無論軟連線還是硬連結都不會實際將檔案複製一份,都只會佔用很少的磁碟空間。

兩種連結的區別:

硬連結檔案有兩個限制
1、不允許給目錄建立硬連結;
2、只有在同一檔案系統中的檔案之間才能建立連結,而且只有超級使用者才有建立硬連結許可權。
對硬連結檔案進行讀寫和刪除操作時候,結果和軟連結相同。但如果我們刪除硬連結檔案的原始檔,硬連結檔案仍然存在,而且保留了願有的內容。

這時,系統就“忘記”了它曾經是硬連結檔案。而把他當成一個普通檔案。

那麼我們就可以這樣理解:硬連線指透過索引節點來進行的連線,其作用是允許一個檔案擁有多個有效路徑名,能夠達到誤刪除的作用。

其原因是因為對應的檔案的索引節點有一個以上的連線。只刪除一個連線並不影響索引節點本身和其它

的連線,只有當最後一個連線被刪除後,檔案的資料塊及目錄的連線才會被釋放。檔案才會被真正刪除。

注:儲存在磁碟分割槽中的檔案不管是什麼型別都給它分配一個編號,稱為索引節點號(Inode Index即I節點)。

軟連結沒有硬連結以上的兩個限制,因而現在更為廣泛使用,它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甚至可以跨越不同機器、不同網路對檔案進行連結。但是軟連結的缺點在於:因為連結檔案包含有原檔案的路徑資訊,所以當原檔案從一個目錄下移到其他目錄中,再訪問連結檔案,系統就找不到了,而硬連結就沒有這個缺陷,你想怎麼移就怎麼移;還有它要系統分配額外的空間用於建立新的索引節點和儲存原檔案的路徑。

linux之管道命令

管道就是將輸出在標準輸出中的資訊一次次處理最終列印在標準輸出中,所以管道命令必須是接受標準輸出的命令,比如grep、more、less、cat等。
例子:
ls /etc/| less利用管道命令使標準輸出中的檔案列表分頁顯示
ls | grep /etc *vi*列出etc目錄下所有的包含vi字元的檔案
管道命令的一些使用技巧:
rm -rf `ls | grep -v “aa”`刪除所有檔名中不包含aa的檔案及資料夾。注意,ls前是反引號,就是鍵盤1左邊的那個鍵。

CentOS設定以光碟為YUM源

yum是CentOS下非常方便的一種軟體安裝工具,可以自動處理軟體包的依賴關係,一鍵安裝軟體,非常方便。
操作步驟:
將系統光碟接入電腦

mount /dev/cdrom /mnt        //將光碟掛載到根目錄下的mnt資料夾中
cd /etc/yum.repos.d          //進入到yum源配置檔案存放目錄
vi CentOS-Media.repo         //使用vi文字編輯器編輯光碟源配置檔案


在如上圖所示的位置加上光碟掛載的路徑,同時把倒數第二行的enabled=0中的0改為1,儲存檔案

rm *(除了CentOS-Media.repo之外其餘檔案都按“y”確認刪除)     //將除了光碟源配置檔案之外的所有源配置檔案刪除。

此處如果不去除其他源配置檔案的話執行yum命令的時候會因為無法連線網路而報錯

yum list            //列出yum源中包含的軟體包。

如果成功列出軟體列表則證明配置成功,也可以直接安裝一個軟體包來測試配置是否成功。
例如:

yum install dhcp

 
 
 

linux常用命令

ls列出目錄中的專案-a顯示隱藏的檔案-l詳細列出檔案資訊
mkdir建立一個目錄 -p 遞迴建立目錄 例如:mkdir -p /www/one在根目錄下不存在www目錄的情況下建立www目錄並在其中建立one目錄
cd切換目錄
rmdir刪除一個空的目錄(只能刪除空目錄)-p連同上級目錄一併刪除。
cat從檔案第一行開始顯示檔案內容
tac從檔案最後一行開始顯示檔案內容(倒過來)-F 監視檔案的改變,一有變化就顯示出來(在看錯誤日誌的時候很有用)-n 接行數 指定顯示最後幾行內容
nl帶行號顯示檔案內容
more一頁一頁顯示檔案內容
less與more相似但可以翻頁
head只看開始幾行-n後面接數字表示行數
tail只看結束的幾行-n後面接數字表示行數
touch新建一個檔案或者更新已有檔案的修改時間
rm刪除專案-f不詢問是否刪除-r刪除目錄
mv移動檔案也可用於檔案重新命名 例如:將a.c重新命名為a.cpp mv a.c a.cpp
cp複製專案 -p 將檔案許可權一同複製 例如:將根目錄下的a.c複製到當前使用者目錄下並保留檔案許可權 cp -p /a.c ~/
mount掛載磁碟 例如:將sdb1掛載到根目錄的data目錄下 mount /dev/sdb1 /data命令結尾加-o loop掛載虛擬映象檔案
umount解除安裝磁碟 例如:將/data目錄上掛載的磁碟解除安裝掉 umount /data
fdisk常用的磁碟分割槽工具-l檢視當前接入的磁碟
df檢視已掛載的磁碟 -h 以K,M,G為單位,提高資訊的可讀性。
mkfs為磁碟格式化 例如:將sdb1格式化為ext4檔案系統 mkfs.ext4
su切換root身份但shell環境依然是普通使用者的
su -連同身份和命令列一起切換到指定使用者 例如:切換到root使用者 su – root
echo $PATH檢視當前環境變數
PATH=$PATH:/在環境變數中增加目錄 例如將根目錄下的root目錄新增到環境變數中PATH=$PATH:\root
rpm CentOS軟體包管理命令-i安裝軟體包-v顯示指令執行過程-h以#形式顯示安裝進度-e刪除軟體包-U更新軟體包-q查詢軟體包是否被安裝-ql查詢已安裝包檔案的安裝位置-qlp查詢未安裝包檔案會安裝的位置-qf查詢檔案屬於哪個安裝包-qa查詢已安裝軟體包的依賴性-qap查詢未安裝軟體包的依賴性
chgrp接屬組 接檔案或目錄名 修改檔案所屬群組 例如:chrgp user /root/s.out 將根目錄下的root目錄中的s.out檔案的群組修改為user
chown接屬主 接檔案或目錄名 改變檔案所有者 -R 連同下級目錄一併修改
chmod修改檔案或目錄許可權 -R 連同下級目錄一併修改。 例如:chmod -R 777 /root 將根目錄下的root目錄連同子目錄的許可權修改為777(所有使用者都擁有該檔案的全部許可權)
ln為檔案建立硬連結(原始檔和連結檔案大小相同)-s建立軟連線(連結檔案不佔用磁碟空間)無論軟連線和硬連結檔案都和原始檔保持同步變化。無論軟連還是硬鏈都不會將原始檔完整複製一份,只會佔用很少的磁碟空間。
clear清屏
useradd 接使用者名稱 新增使用者(建立使用者時自動建立私有組,可將其他使用者加入私有組,如此則私有組轉為公有組)
passwd 接使用者名稱 更改使用者密碼
userdel接使用者名稱 刪除使用者名稱-r刪除該使用者所有的檔案(通常加r引數)
hostname 接要更改為的主機名 臨時更改主機名
groupadd 接組名 建立一個組
groupdel 接組名 刪除一個組
gpasswd 接使用者名稱 接組名 -a將使用者加入到組-d將使用者從使用者組刪除
id 接使用者名稱 檢視該使用者的資訊
users 查詢已登陸到主機的使用者
ifconfig 檢視網絡卡資訊
nohup 在ssh客戶端斷開連線後依然執行命令
du獲取當前目錄大小 -h 以K,M,G為單位,提高資訊的可讀性。 -s不顯示檔名只顯示大小
umask 顯示建立檔案預設許可權,預設以反碼模式顯示,比如顯示0022,則實際許可權為755(後三位的掩碼),最開頭的一位代表suid和guid。 -S 引數以wrx的形式詳細列出所有者、所有組和其他人所擁有的許可權。
sestatus 檢視selinux的狀態
dmesg 命令用於顯示開機資訊,我們可以使用管道命令從中整理出當前計算機某一硬體的資訊,比如加上| grep ttyS* 列出當前正在使用的串列埠資訊,或是加上| grep usb* 列出當前計算機中的usb介面的資訊。
lsblk 列出所有的分割槽,而且還能顯示他們之間的依賴關係
blkid 列出所有分割槽的硬體識別碼和檔案系統型別。
dd if=/dev/zero of=test bs=1M count=1000 生成一個名為test大小為1000MB的檔案。

Linux下使用fdisk工具為硬碟分割槽

為計算機新新增一塊磁碟,想使用它,必須以此進行如下幾個步驟的配置:為磁碟分割槽、給磁碟格式化、掛載磁碟。
磁碟分割槽
分割槽用到的fdisk工具是linux下非常常用的磁碟分割槽工具。
fdisk -l列出所有磁碟

其中盤1既是作業系統所在磁碟,可以看到已經有兩個分割槽了。盤2是新增磁碟,沒有分割槽資訊。
“/dev/sdb”為新增磁碟的地址
fdisk /dev/sdb為新增磁碟進行分割槽操作。

輸入m或者help獲取幫助資訊

主要的五個功能的幫助資訊的漢化結果:

分割槽操作見下圖

輸入p檢視剛剛分好的分割槽

輸入w儲存更改並退出

磁碟格式化
格式化使用mkfs命令
mkfs.ext4 /dev/sdb1使用mkfs工具以ext4格式格式化(也可更改為其他格式,比如ext3)/dev/sdb1(這個路徑地址在上面檢視分割槽資訊的時候可以看到)

格式化成功後即可進行磁碟掛載操作。
磁碟掛載與解除安裝
磁碟掛載使用mount命令,解除安裝使用umount命令
磁碟掛載:
mount /dev/sdb1 /data掛載sdb1到根目錄下的data目錄下

沒輸出報錯資訊既是成功掛載,可以透過df命令來檢視當前掛載的全部磁碟,可以看到剛剛掛載的磁碟(紅框內)。

磁碟解除安裝:

沒有報錯資訊既是成功解除安裝。

路由器作業系統及配置檔案的備份恢復

拓撲圖:

作業系統備份操作步驟:
#ping 192.168.2.1驗證路由器與伺服器間的連通性
#show flash檢視路由器flash中的檔案,如下圖,注意檔案大小及字尾,c1841-advipservicesk9-mz.124-15.T1.bin就是系統檔案。

#copy flash: tftp:使用copy命令將flash中的檔案傳到tftp伺服器上。回車後系統會以此提示你輸入要傳輸的檔名、tftp地址及要儲存的檔名(直接回車不改變檔名)。

等待傳輸完畢即可。

最後在伺服器上檢視傳輸成功的檔案。

作業系統恢復或升級操作步驟:
#copy tftp: flash:回車後系統會依次要求輸入遠端伺服器地址、檔名、要儲存的檔名,最後警告檔案已存在詢問是否覆蓋,直接回車即可。

#reload重啟路由器即可執行新系統。
配置檔案的備份與恢復
方法與作業系統的備份與恢復相同。但也可以使用startup-config引數代替flash中的配置檔案檔名。
如: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備份配置前記得儲存配置。
#copy startup-config tftp:回車後只需要輸入遠端伺服器地址及要儲存的檔名即可。

恢復配置檔案同理,不再敖述。

雙絞線線序

雙絞線兩個標準的線序從左到右依次為
568A: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568B: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兩種雙絞線的製作方法:
直通線:兩端都使用568b壓制。
交叉線:一端使用568a另一端使用568b。

厭惡王者榮耀

初二時的我沒有自己的手機所以也不是低頭族,但我對電腦遊戲非常的痴迷,網遊類諸如:《穿越火線》、《反恐精英OL》、《戰爭前線》、《逆戰》、《反恐行動》,單機類諸如:《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死亡空間》、《虐殺原形》、《生活危機》、《拿破崙之全面戰爭》、《國家的崛起》、《帝國時代》、《軸心與同盟》,等等這些都是我的菜,課餘時間幾乎全都用在了找遊戲、下載安裝遊戲、體驗遊戲上了,而上課的時間呢?嘿嘿,都用來回味遊戲了~
當上了初三之後我對電腦遊戲卻一丁點興趣都沒有了,反而迷上了電腦本身,這段經歷我想在另一篇博文中詳細寫一下,這裡就不談了。
初四暑假的時候我用回老家時親戚們打賞我的小票買了一部¥499的紅米2A,這是那時的我自己買過最貴的東西了。
當時別提我有多喜歡這部手機了,在他之前我用過的三個手機,第一部是老爸用剩下的翻蓋觸屏手機,第二部是老媽用剩下的碎屏聯想手機,我記得這個聯想手機是我不聽話,老媽氣的摔地上碎的( •́ .̫ •̀ ),第三部是老爸用剩下的充話費送的。這三部手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卡、卡、卡,app都裝不了幾個,更別提遊戲了。那時的手機只有一個用途,那就是和我以前的小女朋友聊天,現在想想覺得好不可思議,實在想不出倆小孩子每天都在不停聊天是在哪裡找的話題。
理所當然的,我的手機遊戲生涯是從我買了那部紅米2a開始的。
我實在記不得我在那部手機上玩的第一款遊戲是什麼了,只記得那個暑假過完後我在舍友的薰陶下玩起了《我的世界》起初覺得非常有意思,但沒幾天就玩夠了。
《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也是舍友推薦的,因為很像lol而且又是騰訊旗下的,再加上操作介面很簡潔玩了幾次之後我愛上了這款遊戲,從此走上了不歸的上分之路。
其實現在想想,我這麼痴迷王者榮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被眾人同化
別人都玩,我不玩顯得很low,而且朋友來我家玩的時候也會主動要求和我組隊開黑,實難拒絕。
2、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現實生活中很少會因為什麼事情而成為別人的焦點得到別人的認可而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但遊戲中就不同了,如果帶贏隊友一局,大家就會在遊戲裡給你發“666”誇你厲害、這樣極大的滿足了我渴望得到認可的心理。不過八年級以前我是透過優異的學習成績與思考能力來獲得成就感的。可惜後來的我變得一無是處,是王者榮耀開啟了我在遊戲裡尋找成就感的扭曲人生。
3、令人噁心的攀比心理
起初玩王者榮耀也就是打發打發時間,直到我在遊戲裡的段位越來越高,我的“榮譽感”就越來越強,渴望成為朋友中段位最高的,看到有人比我段位高就會嫉妒他,想辦法超越他。看到有人在QQ空間吹他的技術多麼厲害就想挖苦他,以顯示出我比他厲害。
4、大量的閒暇時光無處打發
每天像社會上的垃圾一樣無所事事,捧著手機喊著五殺。我即將變成社會的垃圾,因為只有垃圾才能有大量的時光可以揮霍在遊戲上。
所以,我為什麼不從此厭惡王者榮耀呢?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時間可供浪費呢?我自己的生意,最初起步的幾個月裡每個月都能接到兩個以上的單子,但從我痴迷上王者榮耀開始我的生意就冷清了。現在我明白,這遊戲的時間是被擠出來的!是被從本來會讓我變成社會的佼佼者的專案中擠出來的,把我擠向了社會的垃圾堆裡。
遊戲裡面的人,越是高段位素質越是差,當我上了最強王者段位之後我也變得愛噴人愛罵人愛挖苦人、變得因為一丁點小事斤斤計較、變得愛記仇、變得心胸狹窄。我終於明白老祖宗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什麼意思了。長期處在一群道德素質低下的垃圾中我也會變成垃圾,即便我曾經不是垃圾。
以後的時日裡,每當我想重新在《王者榮耀》中尋找成就感、尋找存在感、尋找與他人攀比的資格時我就會翻出這篇文章,細細的讀一回。